穆里尼奥最后为什么没派马特拉齐上场
哪场比赛,记得2010年欧冠决赛时,穆里尼奥在最后派上马特拉齐。
09—10赛季国际米兰夺得欧冠的时候,那场比赛球队的主力可没有一个是意大利人。直到最后,穆里尼奥才派马特拉齐上场。他给出的解释是意大利人的归属感很强,倘若没有自己球员在这样的比赛中登场,真不是那么回事。事实上,那是因为穆里尼奥与马特拉齐的感情很好,在大马职业生涯的临尾,魔力鸟肯定会给他机会的。
穆里尼奥和他的“死忠”!(德罗巴,伊布,马蒂奇,费莱尼)
1、在绿茵场上,穆里尼奥和他的“死忠”们有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德罗巴纵横赛场20年,退役后仍视穆里尼奥为恩人,称其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2、伊布与穆里尼奥相遇,成为彼此的知己,伊布虽未长期与穆帅共事却一直关注曼联并力挺他。马蒂奇二度效力切尔西,与穆里尼奥心有灵犀,即便状态不佳也获穆帅信任。
3、费莱尼在穆里尼奥麾下“变废为宝”,知恩图报甚至愿为穆帅断腿。他们之间超越了简单的师徒关系,有着深厚的情谊,就像《重庆森林》台词里说的,也许有一天陌生人会变成朋友或知己,尽管聚散无常,但记忆会提醒人们他们心灵的交集。
相关问答扩展:
1、大胜背后依旧充满悬疑,解决不了这一问题,穆里尼奥依旧难熬?
1、穆里尼奥在热刺的复苏之路上展现了他的战术智慧和对比赛节奏的把控。他通过降低防线,制造球场纵深,打击对手整体前压的策略,成功压制了南安普顿的进攻,并在下半场调整战术,最终以5-2大胜对手。
2、洛塞尔索、凯恩和拉梅拉的出色表现是球队胜利的关键,而孙兴慜更是在贝尔回归之前提前展现“大圣归来”的风采。尽管取得了胜利,但热刺中后场防守的问题仍然存在。
3、温克斯、恩东贝莱和霍伊别尔等人的防守能力有待提高,后防线更是灾难。穆里尼奥需要加强中后卫的防守能力,同时发挥雷吉隆和多尔蒂的边路进攻优势,选择三后卫或四后卫的战术体系。
4、穆里尼奥带领热刺完成了复苏,但他还需要解决后防线的问题,才能继续保持稳定的表现。。
2、热刺还差点儿啥?升华球队,穆里尼奥到底想怎么做?
1、热刺在穆里尼奥的带领下,虽然首场比赛失利,但球队展现出了不同的风格。
2、然而,他们似乎还缺少一些关键时刻的坚韧和决心。
3、穆里尼奥希望球员们能在比赛中更加强硬,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强大。
4、他相信,只有通过不断的训练和比赛,球员们才能在关键时刻站出来,成为能够挑大梁的战士。
3、弗格森退役后,曼联为何选择莫耶斯而不是呼声最高的穆里尼奥?
1、曼联选择莫耶斯而不是穆里尼奥,这背后有多重原因。首先,莫耶斯虽然在执教初期显得有些“屌丝”,但他成功地将埃弗顿打造成一支有竞争力的队伍,并培养出了像鲁尼这样的优秀球员。
2、他的战术体系和对曼联的适应能力得到了认可。相比之下,穆里尼奥性格较为桀骜不驯,且缺乏长期规划,这可能使得他在曼联的执教之路上走得不够长远。
3、其次,曼联当时的高层在选择教练时,也考虑了球队的历史条件和文化差异。当时曼联正处于重建期,联赛中的竞争压力相对较小,而穆里尼奥在切尔西、国米和皇马等俱乐部的表现也证明了他在短时间内取得成绩的能力。
4、曼联选择莫耶斯可能是为了复制当年弗格森的成功传奇,但考虑到历史条件和现实压力,这种选择显得更为谨慎。穆里尼奥的个性和执教风格也给曼联带来了挑战。
5、他的咄咄逼人和睚眦必报的性格可能导致球队队员承受过大的压力,这与曼联传统的价值观和文化冲突较大。选择莫耶斯也是为了避免这些潜在的问题。
6、最后,从战术打法来看,曼联希望在2013年夏季的转会窗口期间能够赢得更多的比赛,而不是过于保守地打防守反击。而穆里尼奥的足球哲学与曼联的进攻主义相悖,这使得他难以满足曼联的要求。
7、曼联在2013年夏季选择莫耶斯而不是呼声最高的穆里尼奥,是基于多方面综合考虑的结果。尽管最终莫耶斯未能带领曼联取得预期的成绩,但这次选择也为未来的曼联留下了一定的发展空间。